。
公孙龙是学里了名的刺,以名实立旗,以白立论,最会较真,在稷几乎没有人寻他辩论,因他或咬住一不放,或东扯西拉,不断游移谈论话题,将对手搞,不知其所云,活活气死。
孟夫初战即遇杠,众人无不抖擞神,坐观好戏。
在司坛人引领,公孙龙走到坛前,拱手见礼,劈就是一问:“在公孙龙求问,稷学自起坛迄今,开坛必立论,夫开坛却不立论,是学贯百业呢,还是不知浅?”
真是吊诡之问,因公孙龙在征问的同时,已经给两个答案,一是学贯百业,一是不知浅。无论孟夫承认哪一个,都将掉陷阱。
“谢公孙先生,”孟夫回揖,盯住公孙龙,“请问先生,学可曾立法,开坛必须立论吗?”
“这……”公孙龙显然没有想到孟夫不答不说,反而质问,略顿,“这是规矩!”
“敢问祭酒大人,”孟夫转向淳于髡,“学可曾立此规矩?”
“就髡所知,”淳于髡对孟夫的应对大是满意,缓缓站起,晃着脑袋声应,“迄止目前,学无此规矩,立论与不立论,由开坛者自定!”
“公孙先生?”孟夫转向公孙龙,拉声音,形成问句。
“这是未成文的规矩,稷之人都懂的,当叫约定习俗!”公孙龙被抵在墙角,依然辩。
“习者,常也;俗者,行也。常行之事,谓之习俗。一人倡之,众人随之,谓之风;众人常随,谓之俗。先生所言之习俗,实乃风俗。风可变,俗可易,是谓移风易俗。是以自古迄今,风无常风,俗无恒俗。开坛设论乃首次开坛人所倡,渐成稷风俗。既然有人首倡开坛设论,
为什么轲就不能首倡开坛不设论呢?”孟夫牢牢盯住公孙龙,几乎是质问。
首战失利,公孙龙被孟夫的博学与气势震住,一时语,在坛前踱步。
踱有一个来回,公孙龙重振旗鼓,复杀回来:“既然夫无论,龙有一论,与夫切磋!”
“先生请讲!”
“邹人非人!”
这是一个更为吊诡的有关名实的论题,也是公孙龙的立之辩。
公孙龙持名实中的白之论,最擅的是与人论辩白石。白石即石的两个属,颜为白,质地为。一块白石,观之,白;手之,。公孙龙认为,世上存在白石,存在石,却不存在白石,因为看不到,手不到白。换言之,一块石,要么是白石,要么是石,不能说它是既且白的白石。此论的结论是,白石非石。
“邹人非人”是从白石非石这个结论顺推而来,直指为邹人的孟轲。如果承认命题,则可前推,邹人是邹人,邹人不是人,从而辱及自。如果不承认,孟夫就得辩一个所以然来。白之论是公孙龙所,孟夫治的是儒学,要在他人所的领域展开论辩,必将捉襟见肘。
显然,孟夫是有备而来。
“公孙非孙!”孟轲略一思忖,朗声应。
场上先是一阵安静,继而爆掌声。孟夫使用相同的战术、相同的逻辑,不与他正面论辩,而是将问就问,化公孙龙的攻势于无形。“公孙”为姓,是一个概念,等于“邹人”,公孙又是公之孙,等于邹之人。后面的孙,是辈分,是公孙氏的后孙。从所对来看,孟夫对公孙龙的白之论非但熟悉,且还找到了破绽。
然而,破绽在何呢?
两个回合均失利,公孙龙一时想不明白,又踱一个来回,气,朝孟夫拱手:“谢夫妙答!”转退回旗。
场上现少有的静默。
要知,公孙龙初来稷,就与声名显赫的名实大家惠施狭路相逢,一个持白石非石的白论,一个持天地一的同异说,连辩三日,各执一端,谁也没有辩过谁。虽说战成平手,但公孙龙年轻气盛,声音,动作多,幅度大;惠施声音柔,动作少,在气势上略逊一筹。之后,公孙龙上门搦战,惠施又争两日,怒而离开稷,回乡闷坐一月,才驾起五辆车赶到安邑,一举击败陈轸,抱得相印,抵达其人生巅峰。
如此骁勇、善战的坛场斗士,被孟夫寥寥数语怼阵去,实在不可思议。
几息之后,场上仍旧是奇的静寂。
苏秦也在思索“公孙非孙”四字,越琢磨,越觉得是对“邹人非人”的绝杀。咄咄人的公孙龙之所以甘拜风,是因其实在寻不到更好的应对,再战只会更难堪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